「清零」防疫策略 恐讓中國與世隔絕好幾年

多數國家都已開始學習與新冠病毒共處,但中國卻仍堅持能「清零」,此策略恐讓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世隔絕好幾年。
彭博資訊報導,雖然中國過半省份本月爆發Delta變種病毒疫情,傳播範圍為去年武漢第一波疫情以來之最廣,全國各地再度啟動局部封鎖、限制旅行和大規模檢測等嚴厲措施,但世界衛生組織(WTO)表示,中國6日新增141例確診,僅為美国“>美国同日新增確診數的0.01%。
報導指出,中國的疫苗接種率在全球名列前茅,卻對如此相對低的確診率祭以重手,顯示中共當局多麼想達到「零確診」的目標。
中國政府有理由維持嚴格防疫措施到至少明年為止 ,因為明年將舉辦北京冬季奧運,和五年一次的中共黨代表大會。但問題是,無限期實施「零確診」政策的經濟和政治代價正不斷攀升,而且新的變種病毒有可能隨時突破防疫措施。
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表示,中國遲早必須放棄圍堵式政策,不可能永遠實現「零確診」。他擔心,中國政府不會主動調整防疫策略,尤其是官員都害怕被究責,沒人敢放鬆警戒。
中國並非唯一希望實現零確診的國家,新加坡、澳洲和紐西蘭也採取類似策略。但隨著全球其他國家逐步開放,完全消滅病毒的可能性減退,其他國家也開始重新考量這項策略。雖然這項策略可預防死亡病例出現,但卻必須切斷與外聯繫。
中國的「清零」策略對投資人也有影響,中國下半年的經濟風險正在升高,經濟成長可能放緩,但通膨壓力卻也在升高。高盛和野村證券本月都因中國的防疫策略而下調經濟成長預期。
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報告中指出,雖然中國的防疫政策會使國內環境相對安全,「但代價是與世隔離」,「零容忍政策的經濟代價高昂,但顯然中國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」。
上一則
漫威臉綠了 牴觸親俄疏美 「黑寡婦」恐難在中上映
下一則
又見「完達山1號」東北虎 吉林確保人不傷虎、虎不傷人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