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服务器

中國學者:立陶宛不改 不排除斷交


中國學者:立陶宛不改 不排除斷交
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「台灣代表處」,北京對此強烈不滿,大動作地召回駐立陶宛大使,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北京大使。圖為立陶宛駐北京大使館外觀。Getty Images

中國外交部10日宣布,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。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述多名學者稱,召回大使舉動在中國外交史上非常少見,說明立陶宛已觸犯中國核心利益,若未來立陶宛繼續其挑戰中國的舉動,不排除走到兩國斷交的局面。

據財新網披露,中國現任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,2018年2月到任;立陶宛現任駐北京大使米凱維切涅,2020年12月到任。去年10月立陶宛政局因議會改選出現重大變化,兩國關係頻現負面訊號。

據報導,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表示,從外交上講,召回大使是嚴重程度很高的一種行動,僅次於斷交。很顯然,北京對立陶宛近期的行為予以力度極大的反擊。

他指出,立陶宛允許民進黨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,比此前捷克議員訪問台灣還要更嚴重,因議員不能代表政府行為,而立陶宛這次則是政府行為。

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,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上觸犯到的是中國的核心利益,已影響到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,中方召回大使的舉動意在傳遞絕不接受的明確態度。這一舉動在中國外交史上非常少見,也說明兩國關係已遇到嚴重挫折。

崔洪建指出,召回大使表明仍想把問題控制在外交領域,希望將問題限制在一個可以控管的程度,但接下來要看立陶宛有無意識到問題嚴重性。

在互相召回大使後,劉作奎認為,若接下來立陶宛仍不斷絕與台灣當局往來,北京和立陶宛的關係就很難出現改善。而此前立陶宛未降低雙方分歧、反而試圖升級事態,假如這樣的行為愈來愈多,未來不排除兩國斷交的可能。

復旦大學教授信強表示,中方召回大使的舉動除了考慮雙邊關係外,也有警告其他國家不要錯判形勢、步立陶宛後塵的意味,同時也是對美国“>美国政府的一次表態。

至於歐盟的反應,崔洪建表示,儘管歐盟一貫強調外交一致性,但在此事上可能會出現分化。部分國家可能會對立陶宛表達某種支持,但其他國家則不會認同在涉台問題上採用立陶宛的方式,預計歐盟不會在短期內就此事形成統一立場。

立陶宛 中國 台灣

上一則

北京疾控:本輪疫情與南京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度同源

下一則

中官媒引假消息批美「施壓世衛」瑞士使館打臉:無此人
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