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化+艾妲 紐約成極端氣候前線

颶風艾妲(Ida)從路易斯安納州佛瓊港(Port Fourchon)登陸,並在當地造成嚴重破壞後一路北移,竟造成東北地區嚴重災情,僅新澤西及紐約州至少就有41人不幸喪生;這是因為紐約市等地出現創紀錄雨量,官員措手不及,成為氣候變遷下的又一座受害城市。
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報導,紐約都會區的降雨量之驚人由此可見一斑:紐瓦克1日的降雨量為8.41吋,刷新1977年的單日降雨紀錄,而且多出近25%;在紐約市出現每小時雨量3.15吋的紀錄,為19世紀以來未見;事實上,這是紐約是有史以來,第一次因為洪水而發布緊急狀態。
CNN的氣象學家蓋伊(Michael Guy)表示,氣象學家可以知道暴雨將要來臨,甚至可以預測雨量,但是艾妲來得這麼快,覆蓋範圍這麼廣,在東北地區可謂前所未聞。
這一切恐怕與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;聯合國近期一份報告指出,由於氣溫變得比過去更為溫暖,飽含更多水氣,因此自1950年代以來,世界各地的暴雨發生頻率增加,而且變得更強;事實上,從德國與比利時邊界到中國鄭州,短短幾個月內就已經看到更多極端暴雨事件。
美国“>美国政府發布的「美国“>美国國家氣候評估」(US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)也指出,暴雨發生頻率增加的趨勢已遍布全國各地,而東北部地區「增加的趨勢最鮮明」。
牛津大學氣象學家奧托(Friederike Otto)則表示,近年來三至五級的強烈颶風發生頻率增加「無法只以自然變化來解釋」,人為因素造成颶風帶來更強烈的降雨,艾妲「不會是個例外」。
面對氣候變遷,促進減少碳排放固然重要,但是短期影響也不能忽視;喬治亞理工學院氣候專家卡布(Kim Cobb)表示,紐約的災情顯示,官方並沒有為此作好準備,而沒有做好準備的城市,全國也不只紐約一個。
卡布表示,艾妲才剛造成路易斯安納、密西西比等州嚴重破壞,現在的基礎設施都無法應對當前的氣候變遷,「更何況是未來」。
下一則
地鐵全線停運 霍楚:將徹查MTA應急準備是否充分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