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/薛曼會王毅 美四兩「護欄」 撥掉中千斤「氣勢」

美中官員對話的形式,有點像扣扣子,扣合一處,下一處也就近了;各層級恢復對話,才有重設關係的可能,薛曼此行也示範了這個互動模式。為避免淪為「中國說教」的局面,不具名美国“>美国官員事後強調,與王毅的對話重點在「設置護欄」,四兩撥千斤地凸顯中國看似氣勢洶洶地大吹法螺,卻遮掩不了底氣不足的現實。
3月阿拉斯加會議不歡而散後,美中雙邊進行有限度交往,軍事高層對話至今難以展開、美中熱線無人接聽,但經貿首長對話仍進行,雙方也不放棄安排拜登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。
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(Kurt Campbell)曾說,美中「交往」已到盡頭,接下來主導的機制是「競爭」,同時尋找雙方政策有共同利益的領域(如氣候變遷);白宮國安會主導的對中政策,進入「校正回歸」,目前美国“>美国的目標是維持對中國的溝通管道,並適時展現「實力」,勝過中國。
因此,雖有不怎麼愉快的3月阿拉斯加會談,雙方各說各話,事後中國媒體解讀也與外媒天差地遠,小粉紅們被中方官員「中國人不吃這一套」戰狼說詞鼓舞,被牽著鼻子走的民族自信衝到最高點。
這一次,作為東道主的中國似乎想下駟對上駟,看美国“>美国是否就此上鉤;不僅會前堅持用低上好幾級的謝鋒,對上美国“>美国國務院的二把手薛曼,讓事前磋商一度暫停,會議還沒開始就讓戰狼謝鋒出面狠批美国“>美国,爭奪會議話語權,甩出兩張清單要美「修正錯誤」。
中國批美「妖魔化中國」,採取錯誤對中政策;以為接著又要祭出「那一套」,但新聞稿行文至最後一句,卻又保留「願繼續保持這樣開誠布公的溝通」,這股前倨後恭的「氣勢」,不正體現雙方歷來互動秘而不宣的「護欄精神」。
薛曼此行有備而來,把華府對北京的種種關切,毫不保留地又對著謝鋒和王毅說一次;美中這回合沒達成什麼具體成果,但雙方能確立類似的高層溝通模式依然存在,就是隱形利益了。
此外,美国“>美国也藉此向盟友展示,美国“>美国會帶頭與中國競爭,不會說一套做一套;因此,所有敏感議題通通挑明了談,包括駭客攻擊、新疆、香港、台海,無一不是盟友也共同關切的「集體利益」。
美中鬥而不破,有限度競爭,才符合全球最大利益,這點美国“>美国清楚,中國也清楚;美中關係短期內要改善很難,維持溝通管道則是雙方不得不然的壓力與選擇。
上一則
美中外交對話歧見深 白宮:尋求交往機會非此會目的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