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服务器

馬失前蹄、薇在旦夕…中國的風向變了


馬失前蹄、薇在旦夕...中國的風向變了
趙薇(中)與馬雲(左)關係密切,更成為投資夥伴。圖/取自鳳凰網

剛過去的周末特別熱閙,本來很多人還沉浸於「馬失前蹄」、「薇在旦夕」兩個新版成語中,但趙薇已透過在中國境外使用的社交媒體IG貼相片留言報平安了。但特定的圈子中已在傳新的名單,其中有「立案」的已更新到了第三批,「待查」的則有了幾位大角,另有一批台灣人也熟悉的人進入了「案件梳理」階段。這些名單中,大小角色混雜,甚至還有著名愛國藝人。

但在這些飛動的名單之外,要令人靜下來細品的,則是一位被稱為「內娛女王」者。內娛是內地娛樂圈的意思,近年以之有別於港台,那「女王」其實不是藝人,所以小粉們不認識,但在娛圈中風頭最勁才敢稱女王,她是一個时尚集團的前總裁、時尚雜誌《時尚芭莎》的總編輯蘇茫,但真正名頭江湖的是她創辦的「芭莎明星慈善夜」,有說電影節也不見得有那夜到的明星齊全。

最新消息,說「女王」剛被禁言,然後就是失聯。於是有人說,起風了,風向變了。

中國的娛樂圈,不論是起是落,都跟中國的經濟緊密相連,所以很多經濟界中名人也踮著腳尖看著娛樂圈。但中國的經濟界,也開始起風了,風向也開始變了。

近日經濟學家向松祚透過網路講他的「向老師新經濟學」,開篇就質問「外國的就是好的?國內一些經濟學者還沒形成一套完全獨立自主的思想體系」。

向松祚曾師從歐元之父蒙代爾,曾留學英國劍橋和美国“>美国歌倫比亞大學,也曾在人行深圳分行任職,過去他曾被認定是中國經濟悲觀論者,最近他開始由中國經濟問題,論及要有獨立自主的思想體系了,更進一步思考中國如何才能夠擺脫這樣的被卡脖子的困境。

向松祚一向被視為與體制保持一定距離者,而學者姚洋因身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,一向被視為發言很國家。姚洋最新的一個訪談,是批評中國的企業家,說很多企業家的思想是停留在19世紀的,停留在「紅頂商人」胡雪巖的時期。

姚洋直言他是講最近提的三次分配,說有些企業就好像被逼著趕緊去捐款,這是一個理解的偏誤,說這樣做還不如實實在在的做一些基層的東西,比如說「你可以提高員工的工資,提高一點工資,我估計花不了很多錢,如幾個億,你捐款100億,那是幾十年員工工資的提升。」

姚洋認為,企業家是不是自己也得檢討一下,包括這一次說要三次分配,有些企業家立馬就趕緊捐款,他是真心的嗎?如果不是真心的就別做。覺得這是把社會風氣帶壞了,而不是帶好了。企業家是掌握權力的,是掌握話語權的,做事社會是看著的。

向松祚、姚洋之外,其實還有不少經濟學家近期都有高論,但有人說越聽越糊塗,不僅自己聽不懂大師們倒底主張什麼,也不能透過大師們的點撥,來看懂經濟大勢,甚至整個中國的發展大勢。

就這種意見,學者圈中還是有人願意點撥一二。其中有人說,要看懂中國經濟,要懂兩大循環、兩大概念,兩大循環就是外循環和內循環;兩個概念則是公平與效率。誰先誰後、誰起誰落,就是中國經濟的變局。

再有問,中國經濟學不是政治經濟學嗎,如何透過政治來把握經濟呢。也有人答說去看兩篇文章,一篇是專門安排新華社在6月6日發出的《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》,經濟日報第二天登在頭版頭條;一篇是6月9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《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》。兩篇文章互為響應,都署名 「宣言」,即中共中央央宣傳部理論局代為起草的言論,同時也是中共百年到來之際的宣言。兩篇讀懂,中國政治經濟學就可知一二,辛丑變局,大致可知。

中國 中共 時尚

上一則

陝西安康10縣區暴雨發生洪災 逾8萬人受災

下一則

台商赴廣西種茶 尋得寶地與嬌妻
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